期刊简介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家卫生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使用和质控等学术文章。在选择来稿时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优先报道基金项目及各种基金赞助课题的文章,并适当照顾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本刊可承接国内外与生物制品及生物技术产品有关的设备、试剂广告业务,以刊物所具有的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传播能力做好客户的产品宣传。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5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97/Q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美国《化学文摘》(CA) 美国《生物学文摘》(BA)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荷兰《医学文摘》(EM)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004-5503
- 国内刊号:22-1197/Q
- 出版周期:月刊
-
白色念球菌对小鼠阴道内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色念球菌对小鼠阴道内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白色念球菌按约500个/(0.5mL·只)注入小鼠阴道,建立阴道感染模型,于建模0、24、48和72h经尾部采血,检测白细胞数量;建模72h将小鼠断颈处死,取其阴道组织,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β-防御素-2的表达.结果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小鼠阴道内β-防御素-2的表达水平显著......
作者:毕小朵;杨轶男 刊期: 2018- 12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C结构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反应原性分析
目的真核表达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ovinerhinotracheitisvirus,IBRV)gC结构蛋白,并对其反应原性进行鉴定.方法以GenBank中登录的IBRV基因序列合成gC基因全长,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4-gC-His,并进行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转染MDBK细胞,收集上清,镍柱纯化带有His标签的重组gC蛋白,经Dot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鉴......
作者:张帆;刘行波;倪宏波 刊期: 2018- 12
-
几种靶向抑制整合素αvβ3多肽的设计及活性比较
目的设计6种靶向抑制整合素αvβ3的多肽,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根据锯鳞血抑肽空间结构及相关技术方法,设计6种含RGD环(即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序列)的多肽,分别编码为cEchi-L-1、cEchi-L-2、Ω-Echi、Echi-L、cEchi-M、cEchi.经高效液相法(HPLC)进行纯化;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选择出表达量较高的细胞;......
作者:杨利军;卢培芬;陈俊俊;代洁;康志明;李雅惠;杨涛 刊期: 2018- 12
-
双特异纳米抗体的融合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目的融合蛋白表达癌胚抗原(carcinoembroynicantigen,CEA)/CD16双特异纳米抗体,并对其进行纯化及鉴定.方法将CEA/CD16基因克隆至pGEX4T1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GST-CEA/CD16经GST亲和层析分离纯化、TEV酶切及Ni-NTA和Q-SepharoseFF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并对目的蛋白进......
作者:董斌;王忠;骆阳;李庆;段涛;孟民杰;田素娟 刊期: 2018- 12
-
低剂量蓖麻毒素吸入诱导的小鼠肺损伤及修复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低剂量蓖麻毒素(ricintoxin,RT)对小鼠肺组织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检测小鼠雾化吸入不同剂量RT(1.312、2.2、3.704、6.2、10.44μg/kg)的LC50,确定RT雾化染毒剂量.小鼠雾化吸入1/30LC50剂量RT后,分别在第0.5、1、2、3、4、5、6、7天,分离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中MMP-2和......
作者:王燕;黄燕霞;许娜;孙成彪;边红;万家余;李乐天;刘文森 刊期: 2018- 12
-
不同信号肽对GLP-1-Fc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信号肽对GLP-1-Fc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含7种不同信号肽(A~G)GLP-1-Fc融合蛋白的谷氨酰胺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SVGS-KO)进行流加培养,评估含各信号肽细胞的比生长率,并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反相纯度、电荷异质性组成、降解比例及糖型.同时对含优信号肽GLP-1-Fc融合蛋白的细胞进行高密度发酵,并检测生物活性.结果含信号肽E的重组细胞比生长率略低,相......
作者:陈英;肖海鹏;张奕敏;黄成潭;龚庆伟;马利;陈小锋;李文佳 刊期: 2018- 12
-
寨卡病毒亚洲型与非洲型基因同源性及重组分析
目的分析寨卡病毒(Zikavirus,ZIKV)亚洲型与非洲型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结构蛋白C、前膜蛋白(pre-membrane,prM)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并探讨了ZIKV亚洲型和非洲型位点突变可能产生的后果.方法在GenBank中登录的ZIKV亚洲型和非洲型序列中,分别选择5个不同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并获得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采用BIOEDIT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相似度,统计不同型别间结构......
作者:林垚;文送娇;洪珊;王晓丹;席珏敏;陈俊英;潘玥;叶超;孙强明 刊期: 2018- 12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分片段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抗体分片段检测方法.方法以葡聚糖T500为骨架,将亲和素和HRP标记于葡聚糖的不同位置上,再分别与含有生物素标签的HCV的核心抗原、NS3、NS4B、NS5反应(亲和素及HRP与HCV抗原的摩尔比均为1∶10),制备HCV抗原聚合物,同时结合免疫层析技术建立HCV抗体分片段检测方法.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00份正常人和100份HCV感染者......
作者:杨青;买制刚;易俊波 刊期: 2018- 12
-
明胶微球缓释系统冻干工艺的建立及其溶解释放效果检测
目的初步建立明胶微球缓释系统冻干工艺,并检测其溶解和释放效果.方法制备明胶微球,复溶后,分别加入终浓度0.5%蔗糖、0.5%葡萄糖及终浓度0.5%及0.25%明胶作为保护剂,进行冻干后,再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复溶,比较复溶效果,筛选适保护剂;将小鼠分为冻干IFN明胶微球缓释系统组(IFN-FGMS组)、IFN明胶微球缓释系统组(IFN-GMS组)、IFN组,每组10只,分别经后肢肌肉注射,2.......
作者:郝建丽;黄文宇;邱野;王晓波;付博 刊期: 2018- 12
-
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工艺的建立
目的建立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工艺.方法对细胞接种密度、载体装量、培养基种类、病毒培养温度、pH、MOI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测定葡萄糖消耗量、病毒滴度、宿主细胞蛋白(hostcellprotein,HCP)残留量,分析并确定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适培养工艺参数.结果载体装量400~600g,细胞接种密度1×106个/mL时,葡萄糖消耗量大,平台期持续2~3d,此时细胞接种病毒......
作者:梁宏阳;赵玉秀;于守智;张弓;刘超;刘小娟;张晋;张达伦;王辉 刊期: 2018- 12
动态资讯
- 1 DNA聚合酶中宿主细胞核酸残留的分析
- 2 鸡卵黄乙肝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及鉴定
- 3 酶立体选择性的定向进化策略
- 4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08~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分析
- 5 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表达及纯化工艺的优化
- 6 Pre-miR-10a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及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
- 7 运用DOE法优化表达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单克隆抗体细胞用培养基
- 8 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胃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9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经透析处理后病毒回收效果评价
- 10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中活性PT的保护作用
- 11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中乙醇、丙酮及乙醚的残留量
- 12 人源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 13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幽门螺杆菌微球疫苗的制备与体外控释
- 14 聚乙二醇-重组人干扰素α2b结合物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16 重组人干扰素βSer17的结构及活性分析
- 17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黄病毒属病毒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及该类疫苗的研究进展
- 18 人蛋白C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乳腺表达
- 19 一种HBV/HCV/HIV多重PCR血筛试剂的性能评价
- 20 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质量标准的建立